城市節能降耗一直是最近公眾關心和政府關注的話題,除了各省市縣鄉陸續出臺的節能措施方案,有些城市已經在節能的道路上實踐并總結出一套可行的優秀示范案例,讓我們來了解下是什么樣的科技與狠活,讓這些城市走在了綠色城市的前沿。
杭州智慧照明管理平臺就是城市照明的“智慧大腦”,通過地理和天氣等“大數據”監測,實現路燈啟閉時間自動微調,在保證市民日常照明需求的前提下,兼顧到節約能耗。目前,智慧照明管理平臺,已擁有電壓、電流、能耗等6類動態數據和燈具類型、地理信息、額度功率等4類靜態數據以及78個圖層、超過200萬條的城市照明普查數據,并向城市大腦開放數據端口,成為駕駛艙的重要基礎數據,構建了用數據說話、決策、管理和創新的照明管理新方式。

路邊的一盞盞小小路燈,看似不起眼,實則蘊藏著巨大的開發潛力。杭州城管局在路燈及配套設施上“變魔術”,有了讓人吃驚的成果,用時下的話講那必是科技與狠活啊。
這些年,富陽區陸續完成路燈節能改造總計15011盞,將原有鈉燈改造為LED光源。改造后的效果,讓人吃驚:平均照度提升10%左右,功率降低2542KW,年節約電量約為1136.18萬千瓦時。
其實不僅僅是富陽,近年來,杭州累計完成25.5萬盞路燈的節能改造,取得明顯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主城區為例,累計完成5.6萬盞高壓鈉燈的LED光源替換改造、445臺開關箱維護改造和10個物聯網試點項目,安裝單燈控制器3萬余個,改造區域內路燈節電率達47.2%,年節電量達3717.31萬度,折合每年節省電費約3080萬元。根據第三方檢測機構抽檢報告,改造區域內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照度增亮達40%以上,故障維修率從改造前的4.59%降至2.06%,有力保障市民群眾夜間出行安全。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舉辦的“2019-2020年度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示范案例”評選中,《杭州實施路燈桿綜合利用改造提升城市照明節能水平》入選全國優秀示范案例,且為杭州市唯一獲獎案例。